台南行第二天剛出發便遇上陣雨,接近安平後雨勢漸歇,陽光露臉,我們已是馬路上唯三穿著雨衣的怪胎,找個轉角脫去雨具,繼續往安平古蹟保護區前進。

安平的歷史俯拾即是,第一站K弟帶我們到位於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與安北路交叉口的安平小砲台,也為我們的安平之旅拉開序幕。



第一站--安平小砲台



安平小砲台建於清道光20年(1840),因與安平大砲台--億載金城相對而得名。這座中英鴉片戰爭時為抵禦英軍所採海防措施之一,不同於億載金城的現代「西式」砲台,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中國「舊式」砲台的後期代表作,由台灣兵備道姚瑩奏設防,與四草砲台同為護衛府城的堅實堡壘,砲台基座是由花崗石以丁順相交所砌成,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。

炮台西向,以往的台江內海早已陸化,如今舉目四望一片寧靜氣象,水鳥游魚,漁塭榕蔭,若不是站在砲台上,很難想像這竟是昔日的海防重地,但守護安平歷史文化的意義仍依舊深遠。











第二站—乾隆海堤



由砲台往北走,是一條延綿200多公尺,由卵石築砌而成的石堤,此乃乾隆海堤。

清乾隆四十三年(西元1778年)臺灣知府蔣元樞見潮水朝夕沖擊安平沙岸易於坍損,乃自砲台東北灰窯尾如長蛇蜿蜒伸入王城西廟前興建海堤,以防海水倒灌,見證乾隆時期之安平海岸線。

直至道光二十年(1840)爆發中英鴉片戰爭,台灣兵備道姚瑩為加強海防,築安平砲台於海堤之上,用來增加攻防力量。
每隔一段距離 ,就1個方形開口,這是從前砲彈的射口,,射口旁還有長方形的洩水孔,可由此渲洩自射口溢入石堤內的海水,足見當時海岸仍在堤邊。
 





怎麼去?
地點: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與安北路交叉口。
開車:公園路向左-到了民生綠園圓環進民生路-直走進安平路-在湖內二街路口,小砲台就在左邊。







以下資料來源--http://www.ylib.com/taiwan/tainan/city/anping/ap7.htm

砲臺的歷史
自台灣正式入清版圖,安平就一直是海防重鎮。道光20年(1840),中英鴉片戰爭爆發,台灣兵備道姚瑩建議在全台17處臨海港口興築砲台。安平以其「東障府城,西扼四草,北阻郭賽,南控七鯤身」的險要地理形勢,受到青睞,而中選為設防要地。當時總共在此建了4座攻防砲台,「安平小砲台」就是其中之一。小砲台與對岸的「四草砲台」互為犄角,共同形成府城的最佳屏障。 

此後數十年,一直到億載金城建造完成前,安平小砲台一直是安平鎮城(今安平古堡)西南海岸最重要的防禦堡壘。其後,隨著台江不斷淤淺,砲台因離海岸愈來愈遠,逐漸失去海岸防衛的功能。1895年,乙未戰爭後,砲台漸廢;民國38年,國軍撤退來台時,曾在此添建碉堡,以資捍衛。現在所看到的砲台形貌,是台南市政府在民國83年修復完成的;除小砲台以外,還包括右側綿長的石堤與一座老古石砲台。 

小砲台:
站在略呈圓弧形的花崗石砲台基座內,望向清澈的水池,當年台江翻動的浪潮,與矗立岸邊的砲台壯闊景觀彷彿再次重現。砲台上共有8座磚砌垛牆,大砲的砲口就設在垛牆與垛牆之間;仔細看,牆面上還開有槍孔,便於攻防時向外還擊,以掩護牆後兵員的安全。在砲台上可看到一凸起的玻璃封口,就是從前地下室彈藥庫的出入口。而目前陳列在砲台上的2尊鐵鑄砲,則是民國74年仿製的。 

石堤:
步下砲台往北走,是一條延綿200多公尺,由卵石築砌而成的石堤; 根據學者的研究推論,這道石堤應是當年姚 瑩所興建的砲墩,用來增加攻防力量。漫步在石堤旁,會看到每隔一段距離 ,就有1個方形開口;蹲下來仔細瞧,則發現它呈內小外大的喇叭形,內側且有石框凹槽。原來這是從前砲彈的射口,而由其殘留的槽道判斷,射口內側過去可能裝有柵門控制開關, 用以阻擋台江的浪潮。此外,射口旁還有長方形的洩水孔,萬一海水自射口溢入石堤內時,便可由此渲洩出去。 

老古石砲台:
建於道光年間,是安平沿海帶狀防禦路線的另一重點;呈矩形,規模比小砲台稍小。砲台基座由老古石疊砌而成,上有6座供藏身掩蔽的磚造垛牆,砲口則全數設在面海的方向。有趣的是,由於傳統的中式舊砲在 發射後需要澆水降溫,所以,每座垛牆上都留有1個方形小孔,以利排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llofemp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