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仲清臨床心理師

有一位朋友,講到在我這邊聊一聊,真心覺得自己實在不需要為了一些小事,就跟孩子打壞關係。可是一回家,看到孩子便當盒又沒放到水槽,功課還沒做就開始看電視,要他去洗個澡也慢慢吞吞的…,情緒一上來,就忘了在我這邊默默許下的承諾,又開始劈哩啪啦罵小孩,母夜叉上身。

她問我,其實她真的有那個心,想跟孩子好好相處。她也知道,如果按照她自己訂的標準,她要不對孩子發脾氣很困難。可是,要她放下她的標準,她真的做不到!

我問她,那是什麼感覺?她說,很挫折、很氣、很煩。

我問她,那孩子回到家是什麼感覺?她想了想,應該也會很煩、很挫折,因為他常做不到,然後,被處罰的時候,應該是很氣、很害怕,或者難過…

她突然停頓,看著我,我也等著她。然後,她說:「老師你是故意想讓我知道,我的孩子跟我有很類似的感覺嗎?都是達不到一種目標的感覺嗎?」

我說,我沒有這麼聰明,我也不可能預先知道她會怎麼回答,更不清楚她能這樣頓悟。不過,如果在親密關係裡面,通常我們有負面情緒的時候,對方的情緒不會正面到哪裡去,這很自然。

然後,罵人的與被罵的人,都為了一個暫時達不到的目標,而受苦。我問,她還想為這個目標,跟她的孩子一起互相折磨多久?

她說,她當然立刻就想擺脫這種狀態,可是,她的個性,大概會念到孩子不住家裡為止吧!她無意中又補了一句話:「因為我媽也是這樣…」

她又停頓了,這次,我大概知道她在想什麼,就不講話干擾她了。當她再說話的時候,好像明白了什麼:「對,我來這邊的原因,就是因為我很不喜歡我媽這樣,結果我現在又對孩子這樣…」

機不可失,我問她,她是小孩的時候,被媽媽管,心裡在想什麼?她說,就很不喜歡媽媽這樣,小事也要管那麼多,時間到了她自然就會去做,不需要她媽媽催。

我再問,她媽如果只是提醒她,而不是念她,她小時候真的會去做嗎?她說,應該不會,至少不會馬上去做。如果以她對自己的了解,大概就是功課寫不完,隨便洗洗澡,便當會裝死不想放水槽…

我繼續問,這樣會很嚴重嗎?她也很坦白,她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。她小時候覺得不嚴重,現在會覺得有點嚴重。現在會覺得,自己沒盡到當父母的責任。

我說,如果放手一個禮拜,就只有提醒,沒有處罰,當成實驗,她會覺得對孩子的人生有「毀滅性」的影響嗎?她說,不會啦,沒那麼嚴重啦!

我說,如果這是家庭作業,她願不願意試?她點點頭。

這個作業,是給她的練習,讓她練習面對自己的情緒,那種怒氣被充飽的感覺,那種可能被他人責怪的尷尬,那種覺得自己沒盡到責任的罪惡感。然後,這些種種感覺襲來的時候,告訴自己:「這些感覺只是我的一部分,不是我的全部!」

當我們太過投入,我們常把部分,當成全部。我們沒有經過練習,就不清楚,原來,我們還是有能力選擇不讓部分牽著我們的全部走;原來,在關係中,對方沒有達到我們為他設定的目標,其實沒那麼嚴重。

榮格說:「所有別人惹惱我們的事情,都能讓我們更瞭解自己。」

優雅媽媽是一種夢,只要動動嘴孩子就會主動去做,這個狀況很少見,請趕快醒過來吧!真正的優雅,只在我們的內心,能應對自己的情緒,讓母夜叉退散,那時優雅才會現身。優雅是自己的,不見得跟別人有關係,也不見得孩子就會變乖,但是通常關係可以再好一點。

祝福各位朋友,從容優雅!

.

改編自《我想傾聽你:懂得傾聽,學會不過度涉入,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llofemp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