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身於富貴角岬角,我們位於台灣的最北端,這兒的一景一物,全倚賴東北季風所生所長,在其他生物避之唯恐不及的強風沙地之間,高喊天堂。
富貴角公園是個容易擦身而過的景點,原名「老梅公園」,位於富基漁港和老梅村的中間點。這兩個處都設有「富貴角公園」、「富貴角燈塔」的標示。但和K弄不清富基漁港旁的標示,差點在滿是釣客的富基漁港堤防邊騎到海裡去,雖是這樣,也不敢詢問坐在店外納涼海產店老闆,深怕一問他就要說:「往我們店裡走就對了,順便帶一隻石斑吧!」。
遍尋不著,最後只好回到老梅村尾巴的小路旁,沿著剛剛看到的「富貴角公園↗」的指標前進,才終於看到「富貴角公園」,真是太感人了,不流個淚說不過去。(後來才發現老梅村指標旁的小路,和富基漁港旁的小路是相通的。= = )
「富貴角」位於台灣最北端,俗名為「打賓」或「大鞭」,相傳為平埔族小雞籠社之部份部落原居地,乃平埔族語之近音音譯,為「海岬」之意。西元一七二六年,荷蘭傳教士華倫泰著有《新舊印度誌》中有所謂「台灣記事」,並附有一張台灣地圖,此地圖上的台灣北端被寫作「De Hoek Van Camatiao」,因此可見「富貴角」之名應是採取荷蘭人命名中的「Hoek」,而後再加以音譯,故有「富貴角」之名產生。(註1)
富貴角引人入勝之處,在於東北季風及浪濤在此孕育了豐富的沙丘、海灣、海岬等海岸景觀,以及嶙嶙峋峋的風稜石、黑白相間的八角燈塔、張牙舞爪的風剪樹、多樣的濱海植物,以及日治時代日本最早建立的燈塔--富貴角燈塔。
公園入口處兩側的榕樹林,為因應強烈的海風,全都一個勁兒的向同一個邊上伸長指爪,學習滿地柔軟草梗的韌性,風往那個方向吹,就倒往那個方向,它們的生存之道,被稱之為風剪樹↑。
由於此地具備岩塊堅硬、砂粒充足及風勢強勁的條件,在此處處可見百萬年前大屯火山噴發後形成的黑色安山岩,經過強烈東北季風長年夾帶細沙吹襲和海蝕,因為風向不一的關係,便雕琢出大小稜數不一的風稜石↑。
富貴角公園中央內還規劃有完善的步道,興建了烤肉和遊樂區。資料上所見的遊樂設施,比方原木、纜繩、輪胎製成的器材,溜滑梯等多已拆除,如今只剩下公園中央用紅磚堆成的圓形迷宮↑。K一下就走到了迷宮的最高處,我則是不斷的走出迷宮外頭去,不斷的重來,最後惱了,悻悻然的叫K按著原路來帶我過去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也遇見兩個騎乘機車遊北海岸的青少女,說是青少女,年紀也到可以考駕照了,只是她們不管看到什麼,都一個勁兒的「有feel!有feel!」的喊著,K最後轉頭指著她們對我說:「有feel!」
掉落的紅磚旁雜生著天人菊↓。在風勢如此強勁的海濱,越接近地面生態就越具多樣性,色彩越豐富的讓人驚豔。 隨意掉落的石塊紅磚,乍看卻像是輕過誰刻意的安排,巧妙的堆疊著,要說是誰,也只有風了。
公園入口右方指標指向那個可以遠眺大海的堡壘,沿著石梯而上,風是強勁直想將人抖落,若不是K攀扶著一旁的堡壘,我抓著他的手臂,還真險些要給吹翻了。驚魂未定的望著定定的站在沙地上的定沙籬↓,和東倒西歪的我們真是強烈的對比,而那前方在洶湧起伏海濤之下的深灰,就是我們剛剛錯過的「老梅石槽」。
◎搭乘由淡水搭往金山、石門及基隆等方向的淡水客運或台汽客運,於『老梅站』下車,循指標步行。
◎沿台2線,依指標由富基漁港內進入,或者由老梅轉入,循指標即可抵達。
註一:參考自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...迷路的證據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