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鹿港的秋陽明媚的可以治療憂傷。旅人的腳步聲,是鹿港遲遲不肯褪去的春天。
巷弄間總停著幾部老式單車,通常也都有磨損的把手、鏽蝕的腳架、舊式的車鈴。
那叮鈴叮鈴的聲響彷彿在耳邊,也許摻著一點一點熊棕色的鐵鏽,在扣下車鈴前發出乾澀的噪音,然後叮鈴叮鈴......。

主人許是個教師,髮鬢整齊無紊,鼻間架著個黑框眼鏡,穿著平整的白襯衫,踩著唯一的黑皮鞋,將拼花布包裹著的便當掛上扶手,一壁向妻揮手,一壁踩掉腳架......然後左腳踩在踏墊上,用右腳助跑,再跨過椅墊,輕快的轉動的輪間的鐵鍊,搭著海風,滑向對街......。



走在紅磚道上,兩旁是閩南風味的古老宅第。

縱使板門上深焦茶色的漆雖已斑駁掉落,但門上紅聯鮮明的中國紅,舊式信箱中沒有久未收取的信件,窗櫺間不時晃動的人影,卻標示著舊街屋中仍然流動的時光。



同樣呈載著歲月的重量,土赭色的磚牆,總紅的比門聯雋永些,無怪乎年年都要更換春聯。

走在老街區,家家戶戶都張貼著門聯,2003年的天下文化雜誌出版了的319鄉鎮系列中,提及鹿港是個人人皆會吟詩作對,習寫書法的城鎮,向K求證,K說這不免誇張了些,但或許早先是這樣的吧......。


葫蘆狀、銅錢狀的窗格,都不足以形容窗格多樣的形狀。

由外而內映射出的光影,隨著步伐的推進,光線的挪移,由內而外在旅人眼中聚焦出不同層次的景深,那景深是歷史,是人情。



途中巧遇正在曬烏魚子的人家,裡頭的爺爺可能怕我偷拿吧,探出頭來直瞅著我看,不過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,扮出觀光客的模樣按下快門,應該比較不會討罵吧。

不會不會,2006年天下文化雜誌為找出「最和善的鄉鎮」,而集結上萬份問卷的結果的,第一名就是「鹿港鎮」啦!




昔日的鹿港以貿易為主,瑤林街、埔頭街、大有街因臨近港口,成為船行、商家與碼頭的集中區。其後河道淤積,其繁華光景逐漸沈寂。政府於民國七十五年整修埔頭、瑤林二街,但由於是台灣首例,不僅過程艱困,其成效亦引發各界議論,然而古街道至今仍能保有原有面貌,著實令人欣慰。

鹿港街道的命名方式多依角頭出處分布、商業型態及宅第特性來命名。
  
瑤林街,舊名「楊籃」,乃泉州地名,多是「大船行」;大有街,舊稱「暗仔街」,為中型船行的聚集地;埔頭街的舊名有二說,一說為泉州地名,一說則因屬溪埔的起點,故名埔頭,多數為小型船。

近年來鹿港觀光盛行,部分老式街屋的屋主便經營起民俗藝品店,除了可入內賞玩,還可欣賞雕工精美,樣式特殊的樓井。




陽光明媚,然而日頭的滑落是不可阻擋的,午日令人躁動不止的思緒,在此時已然緩緩沈澱。騰然耀動的午日,由艷艷的到溫溫的,就這麼3小時的光陰,原本直挺昂然不可逼視的屋簷,現在底下卻像是半掩著心事。

他說,如織旅人的腳步聲,是鹿港遲遲不肯褪去的春天,窩在牆邊。






■怎麼去:自新祖宮左轉後即可進入埔頭街,或者自民權路右轉可進入瑤林街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ullofempty 的頭像
    fullofempty

    Lillian 滿滿的

    fullofemp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