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和我穿梭在鹿港的的巷弄裡,聽說他以前高中的工讀就是鹿港古蹟解說員.......,just a joke,只是親朋好友來他就要帶一遍免費導覽啦,現在雖可撥打語音專線聽導覽,還是這個免費服務的好,何況我是誰啊。

從中山路和民族路的路口進入第一市場,沿著左側街道,在民族路163號和165號之間有一巷道,即是「九曲巷」的入口。

為什麼會有這種建築形式?K說,因為鹿港以前是個近海的港鎮,若毫無遮蔽,凜洌的海風往往長驅直入,尤其是仲秋之後有名的「九降風」--即農曆九月起之季風,風力最低也有5至6級,直來直往的街道怎堪得住。

K還說以前國高中時,冬天騎腳踏車經過中山路,總是要被風咻咻咻吹得倒彈。更小的時候,甚至會被風吹的跌倒。K一再強調是小時候......好好好,我相信依你現在強健的體魄,你是不會跌倒的。

先民有鑑於此,為抵檔冬天強勁的風沙,便於建築巷內道路時,採取迂迴的路線,而不是直線進行,用曲折的巷道來減弱風直行的力道,每建10間左右的房子,路便一曲,故此處看不到一般十字交叉的巷道口,而是T型的。

一旦九降風吹至這裡便會被建築物所阻而分散的效果,是先人的智慧,即便是寒冬,凜風強勁,入此巷,仍能感受寧靜溫暖如沐春日,故蔚為鹿港八景之一--「曲巷冬晴」。

就像現在,走在無風的巷裡,我倆也感覺溫暖。

溫暖的都要流汗了......^^||。


這種巷頭尾,往往設有「隘門」,使巷內形成封閉的區域。隘門在以前具有防守的功能,昔日的臺灣人宗族觀念頗重,同宗往往居住一處,甚少雜居他姓。於街道交接處設有隘門,作為進退,每至黃昏,則各自閉關自守,非急事不開門,以防宵小入侵與其他姓尋仇滋事。

不過今天因為是步行,又大包小包,所以沒有過去。><

金盛巷(九曲巷)寬三尺至八尺不等,紅磚鋪路,天成一線。K說,鹿港老街中大部分巷道多可稱「九曲巷」,因為這本來就是鹿港舊街的建築特色。只是「金盛巷」將「九曲」的特色表現的最淋漓盡致,也保存的最完整。


[ 十宜樓 / 跑馬廊 ]

巷中有馳名中外之「十宜樓」,唯一紅磚綠瓦的跑馬樓廊,橫跨在長巷之中,東西兩樓即為十宜樓。早年鹿港文風鼎盛(之前說過鹿港人人都會吟詩作對寫春聯),昔日騷人墨客常於此夜宴吟詠、煮茶論對、倚欄望月。

相傳「十宜樓」的『十』有多種說法:

一是當時有十位文士於此聚會;二是說此地「宜琴、宜棋、宜詩、宜酒、宜畫、宜花、宜月、宜博、宜煙、宜茶」十宜,故名十宜樓;三是指跑馬廊和金盛巷交叉成十字。


九曲巷的入口附近貼著許多「包通」的廣告貼紙,我想不是鹿港的馬桶容易塞,只是舊時氛圍中的一環。

就像以前住在新店時,按下門鈴等待電門打開的空檔,總要伸出食指摳著紅色鐵門上的廣告貼紙,直到「叮」的一聲,門打開了,貼紙仍留在門上。

不知現在是否還在。





怎麼去:

1.從中山路和民族路的路口進入第一市場,然後沿著左側的街道,在民族路163號和165號之間有一巷道,即「九曲巷」的入口。
2.彰化銀行旁進入新盛街,行約五十公尺可見左側有一小巷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llofemp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