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小確幸」源自於村上春樹,意思是「生活當中微小但確實的幸福」。(媒體狂打我想大家想必也都知道)
近來因媒體炒作而變質的價值觀真真切切的影響著社會上下,就這麼一陣風潮上的事,教學上便明顯感覺到孩子被牽著鼻子走了。
以往用這個觀念指導〈青鳥就在身邊〉、〈情懷〉、〈人間情分〉這些類文的延伸寫作,孩子經指導總能採擷生活當中的點滴,努力去感受生活當中俯拾即是的幸福,上完課後我總能得到無比的溫暖與感動。
「每天補完習可以安靜地觀察雞母蟲10分鐘。」
「平常都不理人的野貓今天到我腳邊磨蹭。」
「整理房間時,收音機突然播放起充滿回憶的歌曲。」
「媽媽生病那天,爸爸幫忙做晚餐,爸爸叫媽媽吃飯時,我看見媽媽虛弱地笑著把爸爸臉上沾到的番茄醬擦掉。」
「陽光穿過葉隙的光影落在桌上使我想起窗外久被遺忘的小樹,打開窗戶發現他依然生機盎然的瞬間,我感受到力量。」
這些小確幸,這些細碎的生活細節多麼的有畫面,有溫度,使我對於孩子的血液裡仍有著「體會幸福」的基因激動著。
但最近新聞內容與標題總是圍繞著這般的小確幸,諸如:買到限定霜淇淋、買到雷神巧克力的小確幸、「民生小確幸:假期撞周休便補假」、「政府擬送人民小確幸,年假固定放九天」、「物價連連上漲,剝奪人民小確幸」……一連串強烈連結民生與物質的「偽小確幸」實在曲解小確幸本意。引導學生寫作時就可發現孩子的價值觀受到影響了:
「放假爸媽上班忘記拔掉電腦電源可以玩一整天。」
「爸爸領獎金所以我的零用錢變多了。」
「姑姑去日本買了台灣沒有的白雷神給我。」
「明年寒假放四個禮拜。」
「媽媽買了平板電腦給我。」
「沒有準備考試,老師突然說明天再考,耶。」
這些都只是僥倖,都只是物質,都只是慾望。以前有沒有人這樣寫,有,但比例不那麼高,有,但是經過教導之後沒有那麼難導正過來。
在村上春樹的文章中,說到「自己選購內褲,把洗滌過的潔淨內褲捲摺好然後整齊的放在抽屜中,就是一種微小而真確的幸福。」他也說到「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,人生只不過像乾巴巴的沙漠而已」。
試問,套進沙漠公式,如果你的人生沒有霜淇淋、連假、物價、僥倖,人生就會乾巴巴,那麼人生豈非都操之於人? 你的幸福豈不太過單調?莫不是執著於物質層面罷了?因此這絕非小確幸的本意。換言之,小確幸強調的是「感受幸福的能力」,不是別人能給你的,也不是別人能剝奪的。
我常問孩子甚麼才是最多彩的東西?甚麼才是最耀眼的東西?
最後我總告訴他們,生活中的哪一件事不是彩色的?活得精彩的自己才是最耀眼的!
沒有感動,就沒有幸福。幸福的時候,很少人會覺得幸福,不那麼幸福時,反而能發現身邊的幸福。能在心中有所感動,是很重要的能力,只有能感受幸福,才會知道甚麼是真正的幸福,才能製造幸福。
PS沒有要鼓勵追求小確幸,因為大夢想也很重要(那是另一個議題了)。
PS沒有要幫政府背書,只是教學現場和社會價值觀角力的心情抒發。
PS沒有要唱高調,追求形而上的東西本來就沒有不對。
留言列表